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授權機構根據《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等國家及部門標準與規定,在全國范圍內,對在設計、施工或者已完工的工程項目進行綠色評價,確定是否符合綠色建筑各項標準。
綠色建筑標識評價有著嚴格的標準和嚴謹的評價流程。評審合格的項目將獲頒發綠色建筑證書和標志。
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分為"綠色建筑設計評價標識"和"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分別用于對處于規劃設計階段和運行使用階段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有效期分別為2年和3年。
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的意義
實施綠色建筑評價標識能規范我國綠色建筑市場,保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目前,我國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發展迅速,有很多開發單位打出了綠色建筑、生態建筑的概念和口號,他們所依據的則是國外的一些評價標準,而這些標準并不一定適合于中國國情。更有甚者,一些所謂的"綠色建筑"并不節能,也不環保,個別開發單位一味追求經濟利益,不顧工程質量與消費者權益,導致一些"綠色建筑"不但不綠色環保,甚至問題頻發。
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則是依據我國國家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和《綠色建筑評價技術細則(試行)》對建筑物進行評價并進行信息性標識,沒有進行標識的建筑物不得冠以綠色建筑。
實施綠色建筑評價標識能推動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實施。該評價標識工作經過官方認可,具有惟一性。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的開展填補了我國綠色建筑評價工作的空白,使我國告別了以國外標準來評價國內建筑的歷史,在我國綠色建筑發展史上揭開了嶄新的一頁。
實施綠色建筑評價標識是對適合我國國情的綠色建筑發展道路的探索。我國綠色建筑起步較晚,從上世紀90年代零星的工程實踐到"十五"期間系統的研究,到2006年我國第一部綠色建筑標準頒布,再到2007年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制度的建立,我國在推動綠色建筑發展方面速度非?。綠色建筑標識的推行,無疑會規范我國綠色建筑市場,促進名副其實的綠色建筑的繁榮和發展。
綠色建筑評價技術標準的歷史
在"十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中"綠色建筑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課題之一"綠色建筑的規劃設計導則和評估體系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形成了我國第一部《綠色建筑技術導則》!秾t》從綠色建筑應遵循的原則、綠色建筑指標體系、綠色建筑規劃設計技術要點、綠色建筑施工技術要點、綠色建筑的智能技術要點等幾方面闡述了綠色建筑的技術規范和要求。綠色建筑指標體系由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室內環境質量和運營管理六類指標組成。
2001年,《中國生態住宅技術評估手冊》正式出版,提出了生態住宅的完整框架。隨后,《綠色奧運建筑評估體系》分別從環境、能源、水資源、材料與資源、室內環境質量等方面闡述了如何全面地提高奧運建筑的生態服務質量并有效地減少資源與環境負荷。
2006年,我國第一部綠色建筑方面的國家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出臺,明確提出了綠色建筑"四節一環保"的概念,提出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
2007年建設部印發了《綠色施工導則》,《導則》確定了綠色施工的原則、總體框架、要點、新技術設備材料工藝和應用示范工程,適用于建筑施工過程及相關企業!毒G色建筑評價技術細則》是綠色建筑評價的技術原則,是依據《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06),在系統總結我國綠色建筑工程實踐的基礎上,充分借鑒發達國家綠色建筑方面的成功經驗,集中眾多國內綠色建筑領域專家的集體智慧而編制完成的。
依據《綠色建筑評價技術細則》,從六大技術體系對住宅與公共建筑進行考核,即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及運營管理,并根據考核內容對其六個方面執行標準的情況予以判定,并對六個方面的權重系數選擇適宜的數據,最后予以歸納評價。
綠色建筑評價工作流程圖: